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史学泰斗的落幕 (第3/5页)
难,以此,先生足以垂范于后世!学生能与先生相识二十载,几番得先生点悟,已是莫大的荣幸,至于其他,学生绝不敢凌于先生之上。” “罢了,再这样下去,你我还不得绕进这个圈子之中,再也出不来了啊?”钱大昕笑道:“其实老夫这一生,也不能说全无遗憾,《元史》只修了氏族表、艺文志等数篇,至于修成正史,却是做不来了。但这些年来,老夫眼看高宗皇帝末年弊政渐去,看着你在浙江,也是大有作为,老夫却也安心了。但是伯元啊,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越是这表面的太平繁华,有时却越是害人啊。其实我也清楚,高宗末年弊政,也不完全是因和珅之故,究其根本,还是许多人安于这表面的太平和乐,进而不思进取,以至于原有的旧制,逐渐被那些小人所利用,时间久了,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唉,只可惜这大清朝廷的衮衮诸公,有多少犹在梦里啊?伯元,老夫自愧,只觉没资格与你说这些。但正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你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可一定要谨记今日勤勉惠民之事,不要懈怠啊。” 阮元也当即作揖拜道:“先生之训,学生自当铭记。” “你为政之时,可有掣肘之人?”钱大昕忽然问道:“老夫虽然在苏州教学,你清剿海寇之事,却也多有耳闻,听闻去年披山洋一战,今年定海北洋一役,都完全可以剿灭蔡牵,使海上再无波澜,可蔡牵却两次逃脱。怎么,是玉德在福州牵制你吗?” “这……学生不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