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7 (第3/4页)
告者,笞五十。若加增罪重,减诬告一等。” 到了宋代,衙门每结案之前,必先鞭打讼师……” “大清的税赋改革后,太多太多的商人找到讼师,试图钻律法的空子,逃税避税……朕也不喜欢他们的行为。 朕不喜欢,朕也要给予他们一个存在的机会和空间。年羹尧明白吗?” 年羹尧心里一动,起身行礼,恭敬地回答:“皇上仁慈。” “这不是仁慈。”弘星看他一眼,示意他坐下来,“律法有空子,说明律法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年羹尧愣愣的,奇异地,他明白了少年皇帝的意思。 问题出现,要想办法解决,客观对待,而不是打压和抵触。同样的,老百姓找到讼师,讼师挑拨闹事……说明他们有自己的诉求,诉求一般都不对,甚至是祸害地方和破坏国家安稳,但他们,也是大清人。 制定律法的人要改进,执行人要改进。 年羹尧沉默好久,终于说道:“皇上,臣明白。” “哦?” “自从作坊出现,大清的人口流动急剧增加,来自周边邻国的人更是多的数不胜数,西洋人更是积极谋求大清户籍,在大清定居…… 人们脱离家族甚至家庭,没有血缘的陌生人在一起做事,没有情分,不讲道德,律法是最好的方式。” 弘星乐出来:“难得年羹尧看得明白。满朝文武都认为,讼师是妨碍官员断案子处理公务的‘异己’,可是,时代大势就是如此。未来的大清人,也需要有人代为打官司,作为见证等等。” “无视问题,并不能让大清变得更好。就好比消灭愚弄穷人,并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