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手去干 (第1/6页)
反击开始前,黎平寇已经与斯特劳斯进行了一次非正式会晤。 虽然双方都强调了停火的重要性,而且一致认为,停火是进行停战谈判的前提,但是在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双方的立场都非常强硬。 横在停火前的最大障碍是:在哪里停火? 斯特劳斯的原则很简单:部队在哪,就在哪停火,即以实际控制线为停火线,停止冲突后进行停战谈判。 虽然严格说来,停火线不等于最后的实际控制线,但是对于不大可能签署和平协议的交战双方来说,停火线很有可能就是实际控制线,即便有所变化,也只是等量交换一些较为敏感的地区。 如果黎平寇接受了斯特劳斯开出的条件,等于放弃了北纬三十九度线以南地区。 这个结果,不管是中国、还是朝鲜,都无法接受。 黎平寇提出的原则也很简单:联军撤回三八线,恢复到战前态势,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停战谈判。 对于这个要求,斯特劳斯也完全无法接受。 联军付出了上万官兵阵亡、数万官兵伤残的惨重代价,还没有包括损失的武器装备,以及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结果却要退回三八线,完全回到战前状态,显然美国与韩国都不可能接受。 首轮接触后,难题留给了撮合中美双方的英法俄。 既然是英法俄出面调停,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自然得出面撮合。因为预料到中美都不会做出重大让步,所以在黎平寇与斯特劳斯首次非正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