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草随笔 (第2/4页)
做完这些,李常笑将小册子合上。 封皮赫然写着“百草随笔”。 百草二字取名自神农氏,随笔则是兴尽所至的意思。 说的直白些,就是想到哪写哪。 他身负秦廷诸家太医传承,作为长生者,自然是想给后人留下些东西的。 可李常笑性子惫懒,修书这事又不能急于一时,他都是看到了才会想起来去琢磨。 就以眼前的黄精为例。 黄精,别名“米脯”,“仙人余粮”,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替代粮食。 道家典籍常将黄精当作辟谷的食物,正好印证了这点。 放在平时不算什么。 可遇上大荒时节,说不得靠这黄精就能让无数人活命,那也是一桩功德。 相比于成日臆想寻得番薯和土豆,这才是最切实际的。 半日后。 德顺将晒干的黄精搬进屋。 李常笑伸手掂了掂,确认残余的水分都被晒干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黄精放入陶瓷罐里。 取来事先准备的黄酒,还有先熬制的黄精汁,一并浇在干黄精的表面。 还能听到细微的“滋滋滋”声,像是烤rou一样。 至此,这一蒸一曝就算完成了。 眼见夕阳落日,下一轮的炮制要留待明日。 …… 如此往复。 终于,九蒸九曝终于完成。 这种炮制的黄精又称作“九蒸干”。 过程漫长又繁杂,损耗极大,十不存一。 依照药经的记载,这是上等的补气珍品。 李常笑取了一小块,放进口中咀嚼。 下一秒,他愉悦地眯起眼睛。 油润软糯,味道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