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30 (第4/4页)
这回信的不是别人,正是隐居在玉罗山的唐老太傅。 当晚在茅屋中商议将卫钊送往何处最合适时,陆烁和袁文信一致说的就是唐老太傅。 原因无他,细数东西南北,亲戚故旧,最适合收容卫钊的,就是唐老太傅。 一来,唐老太傅乃三朝元老,即便回归乡野已久,但名声仍在。别说一个小小的晋王,便是惠崇帝也不敢轻易对他动手。 再者沧州距晋州并不近,且这般出其不意的地方,若非特意探究,根本没人会想到此处去。 二来,唐老太傅虽闲云野鹤惯了,对朝局却不可谓不关心,虽处江湖之远却依旧忧其君。 卫钊这个落难皇子,此时可以说是孤立无援,旁人或许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麻烦,唐老太傅却不一定了。 最重要的一点,唐老太傅地位崇高,卫钊拜他为师,日后再由他为卫钊正名,也更有说服力。 当时三人将这几点全都仔细考虑了个遍,觉得唐老太傅就是最好的选择,遂书信一封,将卫钊身世、经历全都告知了一通,忐忑的等待了半个月之久,谁料竟然收到回信了。 袁仲道和陆烁一东一西对坐在书房内,原本正一个讲一个听,趁闲暇缓缓开着小灶,谁料袁管事竟突然敲门,说是沧州有了回信,两人立刻惊的站起,顾不得继续讲课,赶忙开了门,拿了信。 袁仲道刷的一下拆开书信,一目十行往下看。 一旁的陆烁仔细盯着他的表情看。 就见他先是一愣,接着面上笑意加深,等到最后,竟有了些激动地神色。 “……唐老丈说什么了?” 见袁仲道看完了信,却依旧紧紧盯着上面山,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