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捕快那些年_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61节 (第3/7页)

置妥当后,众人来到前排土房吃饭。

    这些人也分成了三六九等。

    有些自带干粮的,花五文钱要一壶热水,再让伙房给热热馍,就着咸菜,就能对付一餐。稍微好些的,花个三十文要一份rou汤,几个人凑凑钱,来一碟花生、一盘牛rou、几角酒,坐下就可以聚在一起吹牛侃大山。

    这些人也很自觉的坐在角落里的长凳上吃饭,而不是光明正大的堂食。

    像是黄河帮段天德这种在江湖上已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住在车马驿,给儿女安排个单间,要了一盆牛rou,一盆羊rou,已是十分罕见了。

    这些人才是江湖的基本生态。

    至于那种“小二,切十斤牛rou,一坛好酒,上等酒菜来一桌”的豪客,基本上一月来碰不到几个。

    当然,今天车马驿还算幸运。

    徐剑行等人车马劳顿了一日,到了晚上好不容易歇息,立即要一桌酒菜。

    酒是烈酒,入口辛辣,比起江南的米酒,还是逊色了不少。

    菜也就是白菜、萝卜、土豆,他们还点了一份胡茄,据说秋天时将胡茄切碎煮熟后装入坛中,以黄泥和白酒封住,在入冬时节取出来实用,已是十分奢华。至于rou则是鸡鸭鱼rou,鸡是现杀,鱼是活宰,不过都是北方的做法。

    徐剑行锦衣玉食习惯了,看着一桌子的菜肴,道:“比起南方来,北方人吃饭,还是糙了一些。”

    地图炮一开,其他桌上的客人,就有些不高兴了。不过,看到他们衣衫光鲜,手中又有兵刃,又加上不知道他们的底细,他们虽然有不满,却也没有表达出来,出门在外,和气生财,这些道理,还是懂得。

    杜韵如也说,“可不是吗,要不是咱们行侠仗义,这种苦寒之地,谁稀罕得来!”

    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