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0节 (第1/6页)
放着“最炫民族风”发射都行。 总之,要自己掌握。 如果这个想法能成能成,那么“火箭回收技术”,将会成为新公司与航天局的合作项目。 当然,大前提是航天局给予足够的支持,向“文件”里所说的那样,下放技术,提供服务。 那都是中国航天从钱老那一代,积攒几十年的经验。 没有这些东西,没有发射场、通讯支持、燃料等基础设施支撑,哪家民营企业脸这么大,从零开始造火箭啊? 砸多少钱也没用啊。 就连周瑞,也没有从零开头的打算,纯粹舍近求远。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这次组织在“商业航天”上,是深谋远虑的,为的是提升整体水平,而不是局限于姓“国”还是姓“民”。 简单沟通了一下后,二人又回到了研讨室,继续就“火箭回收问题”进行收尾。 周瑞已经默认这事儿能成,但也没有故意藏着掖着,将“火箭回收”变成未来公司的独家技术。 和航天局的合作还多着呢。 “火箭回收”对航天局不是必须的,但航天局未来提供的东西,对周瑞来说却是必须的。 最终,当天下午五点,加了一个钟的研讨会终于结束。 本次会议,基本敲定了“火箭回收技术”的努力方向,甚至细分成了各个任务。 在大部分与会专家看来,未来几年,火箭回收技术将会突飞猛进。 只是他们不知道,会比他们想象的,快得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