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2节 (第3/6页)
走,三楼的会议室中,众人纷纷落座。 “投资委员会”一排,琉球班子一排。 主讲人……尚智。 随着时间推移,组织上也逐渐发现到,琉球这套草台班子,真正的核心人物其实是这个还未到30岁的年轻人。 翁长志雄算不上草包,但最多就是个rou包。 可以预见,翁长志雄时代结束后,琉球怎么走,这个人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尚智的中文极为优秀,没有任何口音或者语法的问题。 “各位来宾,欢迎来到琉球,我是琉球重建对策本部副部长,也是琉球投资委员会秘书长,接下来允许我为大家介绍琉球的状况。” ppt上,首先介绍是琉球的历史渊源,虽然在座的基本都了解,但系统的听人解释还是第一次。 “琉球的称呼起源于隋朝将军朱宽,奉旨探寻海外异俗时,因岛链地形如虬龙浮在水面,命名为‘流虬’,后唐朝时期因避讳‘虬乃龙也’,更名为‘流求’,明洪武年间正式成为藩属国,因群岛如珍珠点缀,再次更名为‘琉球’。” 尚智这也算投其所好,先谈渊源,让考察团能够感觉更加亲近一些。 “琉球的本地人种,多是闽福海民逐渐移居形成的,数百年来习汉字、着汉服、奉儒家,只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远,语系渐渐出现偏差,类似一种方言,后称为琉球土语,但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 这话由琉球王室后裔自己说出来,有点难明的意味,不过尚智面色如常。 “日据时期,侵略者对琉球执行高压统治,废除汉字、汉服、方言……本地居民从未停止反抗,至今已有百年,二战末期,这里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