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79章 以德服人 (第4/5页)
常人的耳朵都够用,只是要习惯把声音具体化、量化。普通人听到一段音乐,听的是它的旋律,调音师听到的则不止是旋律,还得听出来它在哪些段频率上有变化,这种听力就是靠后天训练得到的。 当然了,要想当一个顶尖的调音师,或者想去当录音师,那就得要求耳朵的天赋了,光技术好没用。人耳的理论听力范围是从二十赫兹到二万赫兹,这也是所谓的声音频响范围,低于、高于这个频响范围的声音人是听不见的。不过这是理论上的说法,一般人的耳朵感觉不到八十赫兹以下和一万四千赫兹以上的频率,只有少部分人能明确的听见,这就是天赋。 调整均衡器,其实就是利用设备改变声场环境的过程,这也是调音师初到一个场所时,最繁重、最枯燥、最关键的工作,没有之一。他要根据自己耳朵对声场环境的判断、理解,来把两台均衡器上的六十二个频段逐一调整到最佳位置。而且这个最佳还是动态的,适合人声的最佳和适合音乐的最佳肯定不同,这时就要根据经验取舍了。是更偏向人声一点呢,还是更偏向音乐一点儿,或者就再细致一些,干脆弄出两套甚至三套方案,有偏向人声的、有偏向音乐的。 在有些场合里,还得再细分。人声里还分男声、女声、抒情、民族、美声、摇滚等不同的发音方式,音乐里也得分民乐、管弦、轻音乐、流行乐、爵士乐、摇滚乐、重金属、迪曲。要想做到尽善尽美,那就得继续细化,力求把每种声音的特点都展现出来。好在夜场并没这么高要求,如果要这么搞就是专业演唱会级别了,洪涛理论上会干,但真没实际cao作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