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平_第52章 公子缯使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公子缯使赵 (第4/5页)

愿王以其值偿之!可乎?”

    太后道:“晋言之事,付之行人可也。汝但安坐,观秦赵之臣互争可也。汝乃王子,非比寻常,不可轻启言语,只以礼相待而已。”

    公子缯道:“孙儿乃奉教使赵,一言不发,其义为何?”

    太后道:“凡为上者,当为无为之为。君上,天也;臣下,日月星辰也。天明则日月不明,而灾异至也。天得日则灼,得月则凉,得星则明,得云则阴。天不动,而万物生焉。”

    公子缯道:“微祖母,孙焉知?然孙有所惑焉:若诸事应付于臣,君之事则何?”

    太后道:“但得其人而已!昔者,齐桓公用管仲。有司请事於桓公。桓公曰:‘以告仲父。’又请,复曰‘告仲父’。若是三。习者曰:‘一则仲父,二则仲父,易哉为君!’桓公曰:‘吾未得仲父则难,已得仲父之後,曷为不易也?’是故为君之道,不在昭明成武,在得其人也!”

    公子缯道:“孙少预政事,未知其臣,奈何?”

    太后道:“内事可问少傅,外事可问典客。”公子缯礼敬而退。

    出了甘泉宫,公子缯直接到了典客府。报上节符,典客不敢见,请公子缯回府,自己前往拜见。公子缯哪里肯,再三求见。典客只得大开仪门,将公子缯接进来。两边叙礼毕,公子缯道:“臣奉王教,将使赵国。臣少习礼仪,无口舌之利,恐辱王命。卿必有以教我。”

    典客道:“公子之行也,乃问罪于赵,但得大胆敢言之臣,而面斥之,公子即得复命也。”

    公子缯道:“诚如卿言也。然臣复有所思,秦失三城,愿取其偿,若赵以偿之,虽无谢,臣亦以为谢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