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顺水人情 (第3/5页)
,入口焦香,不错不错。” 见到总督大人喝后称赞不已,几位天津地方官也都纷纷品尝起来。 李鸿章此前已经多次的参观过“威远”舰,对这座军官客厅并不陌生,但此时的他仍好奇的四处观望,毫不掩饰对这艘军舰的羡慕和喜欢。 “少荃兄觉得此船如何?”林义哲笑着问道。 “这等好船,令我等艳羡不置啊!”李鸿章点头道,“此船无论速力、炮力,机力,都非沪厂之船可比,国内亦无有出其右者。闽厂与沪厂创设时间相仿佛,然闽厂蒸蒸日上,所造之船已非沪厂可比了。” 林义哲听到李鸿章的评价,心里明白他绝不是在这里说好话讨好自己,他的赞美,的确是发自内心的。 对于沪厂(即江南制造总局)的情况,林义哲其实是一清二楚的。 江南制造总局在建成了“cao江”号炮舰之后,又陆续建造了“测海”号和“威靖”号炮舰,其中“威靖”号炮舰排水量突破了1000吨,火炮增加到了12门。表明江南制造总局的造船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并且开始一步步向建造大型化军舰的方向进军尝试。但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限制,加上西北边疆的战事对军火弹药的需求大大增加。身为中国国内主要军火工厂的江南制造总局,只好将生产的重点向枪炮、弹药等陆军军械方面倾斜,自“威靖”制造成功之后,江南制造总局的造船活动被迫放缓了。 “鲲宇,为兄有个不情之请,还忘成全。”李鸿章又道。 “少荃兄请讲,只要兄弟力所能及,无有不从。”林义哲道。 “现在为兄经办北洋防务,北洋为京畿门户,海防重地,现下仅有‘湄云’、‘cao江’两舰守护,水师兵力太单。如能再增添一二大兵轮,方足敷用。而现下沪厂遽难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