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第4/5页)
的哲学思想,都有重要的影响。 欧洲哲学的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已经成为欧洲的名人。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动他们的主张,而在此进程中他们本人亦受到了教育和影响。在英国,儒学的引入间接的帮助英国废除了世袭贵族政治,而通过法国人的传播,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 而这些,是井蛙鼠目的清流们根本所不了解的! 林义哲知道,自己担任出使英法全权交涉大臣,在法国和英国呆了近两年时间,关于英法两国政俗风情,已经具备了发言权,那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来一篇大文章,夺取意识形态方面的主动权呢? 既然这些大清帝国意识形态方面的“中流砥柱”如此的抵触西学,那就让他们好好的搬一回石头砸自己的脚好了! 想到这里,林义哲一时文思如泉,他立刻取过纸笔,快速的开始写起草稿来。 正是从这一刻起,历史留给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意味深长的一幕喜剧:为了给中国学习西方扫除思想障碍,打破保守顽固派们的阻挠,中国近代历史最着名的先行者之一,拿起的思想武器,竟然也是传统理论! 历史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无非有二,其一是承认西方文明是先进文明,而如此就必须迫使中国的士大夫们放弃传统的“夷夏观念”,放弃天朝在“开化层面”坚持了数百上千年的自尊和骄傲,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二是找到某种逻辑,将这种西方文明纳入到中国传统的“夷夏”文明系统中来,肯定“圣人之教放之四海而皆准”、“西方文明是中国‘圣教’所结出的果实”的同时,“学习西国光大发扬中学之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