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_第二百五十二章 缓急之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缓急之争 (第3/5页)

隈的建议得到了同意。于是大隈兴致勃勃的投入到这些工作中。不幸的是,大隈这一次的运气不怎么好,明治2年11月,造币局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花大价钱建立的厂房和进口设备全部烧光。整顿金币和纸钞的工作不得不暂停下来。与此同时太政官札的问题也显现了出来。由于大量印发不可兑换的太政官札。其价值一路下滑。虽然官价是100札当作100两使用。实际价值下滑到到 185札兑100两。而且太政官札制作粗糙,仿制容易。结果伪钞四处横行。太政官札本身额面也高。所以民间对于太政官札普遍抱有抵抗情绪。甚至有地方因为官府强制推行纸币爆发暴乱。面对此情况,大隈主张发行另一种小额不换纸钞,即民部省札。以促进民间货币的流通。在日后重设造币局,印刷新钱来代替这些临时的不换纸钞。大隈的主张实行后暂时平息了货币的混乱。但是伪钞依然横行。民间对纸币的信任仍然不足。流通的主体货币仍然是金银币。

    为了应对货币问题,大隈决定先修正金银币的混乱。明治4年4月。大隈联系五代友厚。紧急从香港进口机器,重设造币寮。聘请洋人技师。正式发行官方的金银币金元和银元。明治4年5月10日。大隈主导的大藏省发布条例。定含量为二分纯金,重量1.5克的金元为标准正金。以十进位兑换。引入元、钱和厘为兑换单位。设立金本位制。其他种类的金银币一律废除并兑换为标准金银币。这个条例就是日本第一部近代货币法《新货条例》。新货条例同时还根据日本周边的情况,将银币也定为正币。而在实际执行中。日本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度。对此,大隈还制定了独特的“贸易银币”。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