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成长手册_分卷阅读3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 (第3/4页)

何事焉

    试题的大意是:

    规定:“百姓中不饲养牲畜的人,祭祀时不能用牲,不耕种的人祭祀时不能用五谷,不养蚕的人不能穿帛制的衣裳,不织麻的人办丧事的时候不能穿衰麻孝服。”

    这些都是使那些不努力生产的人感到羞耻,遏制那些游荡懒惰的人,希望人们开发衣食来源的一种方式。但是治理国家的规律,应当凭借人们感到有利条件使他们得利。假如驱赶那些百姓,勉强他们按周的法度行事,要求人们祭祀用的牲畜,五谷,穿着用的布帛,一定要由自己生产出来,恐怕物力有限,土地的条件也不适合种植经营各种物产,由此而导致供奉神的物品匮乏,败坏礼法,谁说这不是欠缺之处?况且让人们中午集市贸易,贩运以互通有无,又为的是什么呢?

    洛炎凝神沉思,手中缓缓磨墨。

    利用厚生,教之本也;从宜随俗,政之要也。

    物尽其用,民得其养,是政策的根本;依顺土地之宜,顺百姓之俗,是施政的关键。

    云:\"不畜无牲,不田无盛,不蚕不帛,不绩不縗。\"盖劝厚生之道也。

    云:\"因人所利而利之。\"盖明从宜之义也。夫田畜蚕绩四者,土之所宜者多,人之所务者众,故举而为条目,且使居之者无游惰无堕业焉......由是言之,则致人之制,劝人之典,利人之利,三科具举,有条而不紊矣。谨对。

    洛炎以三本经典中的具体法规并举做出答案。

    第二道策问的草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