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潜逃  (第4/6页)
搜寻了。另外,找到洪德义了,在客栈的柴房里,头颅被他们砍下来了,还摆在这个东西的前面。”    乔琚接过一看,见是一根柴禾,上面用血字写着“祭吾十二兄弟”,字迹粗豪。    他沉默着,脸色愈发冷峻。    “都事,线索……好像断了?”    “那就再找线索。”乔琚道:“控制住淮河,别让他们逃回宋朝,逼他们继续北上。我在北边捉他们。”    “都事知道他们会去哪?”    “他们之所以走那条官道,很可能要去颍州,那里是河南少数几个不归张家镇守的州城之一。”    “可颍州那么大……”    “没关系。”乔琚道:“这样,你把寿州各条官道封锁十天。我先回毫州一趟,调人手到颍州布局,来个瓮中捉鳖……”    ~~    下蔡城外。    一伙十五人的逃犯已经扮成了平民,分为三拨,分别找了三个村镇歇息。    李瑕、韩承绪、韩巧儿、刘金锁、白茂,这五人为一拨,进了桂集镇。    刘金锁与白茂不讲究,就在镇口的土地庙里歇着,李瑕则带着韩家祖孙找了一间民宅借宿。    安顿好之后,李瑕与韩承绪躺下,问道:“韩先生知道郝经吗?”    韩承绪道:“听说过,字伯常,生于陵川,出身于太原郝氏,郝氏族人世代同居,业儒、教授乡里,为一郡望族,但不仕金朝。赦伯常成名时,我已回归大宋,只因对故乡之事多留意了些,知道他名望甚著,乃当世大儒。”    李瑕又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