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结局 岂曰无衣 (第16/18页)
起,四处飘散,我们都感觉到了呛人心肺。 我向小坟默哀,心中充满不安:“英灵啊,你们能够安息吗?你们为了民族自由,曾把最后 一滴青春热血洒在了这里,可是,你们却无法在这里安睡!” 山上的石头是什幺?是不少人眼中的钞票,而我们的抗日前辈又是什幺?在那些只认金钱的人眼中,他们可能仅仅是几具骷髅!我英勇的前辈们啊,你们生前与侵略者拼死抗争,死后却不得安宁。在阶级斗争年代,你们的英骨被疯狂的人们从坟冢中掘出,扬弃在荒山之上。在拜金年代,你们却要日夜饱受那轰然作 响的开山炸石声吵闹…… 礼红奶奶,我回到沈阳后,将如何向您说起腰山之行啊?您委托我来祭拜英魂,为他们坟头添一捧新土,献几朵山花,告诉娇莺前辈的往事……可是,奶奶,您想象得到吗?这座原本人迹罕至的荒山,已被开发,再也不得宁静了。那些英勇牺牲的老前辈若是在天有灵,他们会哭泣吗? 娇莺默默无语,站在坟前。我绕坟走了一圈,捧一把土添到坟头。突然,我发现石碑后面还有数行小字,原本涂在小字上的红漆历经风吹雨打,已经斑驳,字迹也被灰尘掩住。我用手拭去灰土,看那几行小字,浑身不禁一热,滚滚热血在血管中奔腾起来。我不由得朗诵出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那荡气回肠,一咏三叹的战斗诗篇,回响在尘土飞扬的山顶。娇莺也俯身于碑后,看着那几行字,和我一起读出声来。 当我们同声诵罢,娇莺早已热泪盈眶,她望着我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