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2/4页)
,得有多少神力在共同使劲儿,才能成全这一次的遇见。 所以老祖宗常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天青不知道是什么神力在使劲儿,让他在民国七年,他人生的第七个冬天,一个雪后初霁的下午,经过了草市街的街口。那时候,北平还叫北京,但是,管它叫什么名字,都是那个古老而宏阔的京城,到了冬天,干冷干冷的,阳光都透着微寒。 草市街街口,是天桥的一个热闹地界,总有不少江湖艺人在这里撂地儿。什么是天桥?早前,在永定门以北,珠市口以南,有座气派的汉白玉桥,乃是天子往天坛祭天的必经之地,所以得了个名号叫天桥。现时候呢,天子没了,祭天也没了,连当年那气派的汉白玉栏杆也全都没了,变成了五方杂处的大市场,各种卖艺的,杂耍的,东一堆儿西一堆儿,在这儿平地抠饼。那些艺人,也不是白给的呀,个个都得有点真玩意儿:唱戏的,说书的,拉硬弓的,耍飞叉的,爬竿的,摔跤的,蹬车的,崩铁链的……只有您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办不到的,到处都是画着锅儿的场子,到处都是凑热闹的人群,到处都响着粗犷的吆喝声: “诸位!先练趟给众位爷瞧瞧,请上眼!” “带着钱的给扔几个,没带着的给喊个好儿,助助威!”…… 天青睁大一双澄明的眼,望着这般繁华景象,两条小腿儿却丝毫不停,捣腾得飞快,在人缝里穿来穿去地前行。他的脑壳剃得光光地,长方的脸儿,面色白净,眉目清朗,肩背挺得笔直。七岁,正是贪玩爱热闹的年纪,但他不是来逛天桥的,是刚刚告假探望了爹爹,打从马蜂嘴的家里,赶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