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百年大计,扬州剧变 (第2/7页)
,以经学治国,谁拥有对经学的解释权,谁便有话语权。 在朝廷权威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士族权威,反而愈演愈烈,他们各自扶植势力,逐鹿天下,分分合合,最终演化为三国。 像曹cao虽然受颍川士族拥戴,但同时唯才是举,明里暗里和士族较劲,可惜曹cao身死之后,曹丕立即妥协,奉行九品中正制,家世成了考核的重要指标,士族几乎彻底垄断了仕途,门阀形成。 所以,刘擎要做的事,是比统一天下,更难的事。 武力一统,刘擎只需积粮三年,便可一口气荡平中原,归化蛮夷,不在话下,难的是治理,若日后治理跟不上,真正的大一统,便无从谈起。 所以,只能从最基础的蒙学坐起,让治下的所有青少年,读书识字,并且亲自为他们开辟一条有前途有希望的跃迁之路,如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整个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刘擎的认知,也到此为止了。 刘擎伸手取过蔡琰的小手,捂在手心,正色道:「此言无需忌讳,若本王的王后都不敢说,那本王还谈何改变?」 蔡琰点点头。 「你看,本王麾下,赵云,张辽,张郃,皆出身平民,还有不少更是黄巾,不过士家也并非全然不可取,否则,本王也不会重用荀彧,他可是出自天下最大的世家之一。」 「夫君所言甚是!」 「而且,本王还有一个主意,龙山书院即将竣工,本王希望蒙学通过的学子,能上龙山,学习真正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领,我希望岳父大人,能助我一臂之力,上龙山授课,此事,还望昭姬替本王言说几句。」 「让父亲大人去?可他在朝中的官……」 「官位保留,朝官如今在邺城也没什么事,你以为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