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拿了亡国暴君剧本后_第10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第3/3页)

道,“吏部诸事还需淮国公cao持,如果淮国公离开,吏部的差事恐会耽误。”

    淮国公经营吏部多年,左右逢源,尤其是在官员考核的时候,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满意,所以朝中有不少官员都承淮国公的情。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也出列道:“陛下,筹粮之事虽然紧急,可吏部的事也延误不得,不若增派筹粮人手,这样既能尽快筹粮,也能另淮国公不耽误吏部的差事。”

    左都御史才刚说完,兵部尚书就站了出来:“陛下,臣觉得卢都院所言不妥。”

    兵部尚书瞥了淮国公一眼,又道:“这筹粮之事,乃是淮国公自请的责罚,既然是责罚,又岂有请他人帮忙的道理?”

    听了兵部尚书这番话,朝中其余官员也反应了过来,因为工部案件,淮国公再三向陛下请罪,才有了如今的筹粮赈灾之事。

    既然筹粮是处罚,那么请他人帮忙,确实有些不妥。

    “陛下圣明决断,臣也觉得应让淮国公专心筹粮,至于这吏部的差事,可以提拔一名官员,暂代吏部尚书之职。”兵部尚书再次开口,言语颇有针对淮国公的意思。

    之前的工部案件,曝出了前兵部侍郎暗中勾结工部之事,而这前兵部侍郎又和当初的鹦哥事件有关。

    当初如果不是兵部尚书机智,选择了投靠陛下,如今这尚书之位恐怕早已易主,而他退位后,最大的受益人便是前兵部侍郎。

    作为既得利益者,前兵部侍郎肯定不清白,而一个小侍郎敢暗中坑害尚书,背后肯定有人撑腰。

    这次的工部案件让兵部尚书看清了,给前兵部侍郎撑腰之人很可能就是工部尚书。

    而工部尚书虽然在临死前撇清了和淮国公的关系,但真实情况谁又能保证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