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03【梵与道】 (第2/5页)
作家比较,那他可以称得上“印度鲁迅”。这人喜欢写乡土现实主义题材,是第一个深入探讨农村问题的印度作家。可惜他的革命性不足,他是典型的改良主义者,把印度底层穷人翻身的希望寄托在高位者的施舍上边。说白了,就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奥罗宾多的思想也差不多,这位印度哲学家自创了“社会进化论”。他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都通过自我完善达成精神进化,汇聚起来就能实现社会的进化。仔细想想,大概就是儒家的观点,人人为君子,则仁爱和谐,则社会进步,则国家昌盛。 更扯淡的是,奥罗宾多认为个人的精神进化,在实现社会进化以后,将出现国家的进化。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精神上达成统一,就能和睦相处,不再爆发战争,甚至全世界都能融为一体,即出现所谓的“精神化时代”,类似于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这些印度学者,精神思想似乎都有些跑偏了…… 不过他们的英语说得极好,个个都是标准的伦敦腔,而非那种让人听着想撞墙的咖喱味英语。 别看普列姆昌德从小在农村长大,一度穷得只能在中学当老师糊口。但人家原本姓“拉伊”,典型的婆罗门姓氏,精通拉丁语、英语、印地语、波斯语和乌尔都语等语言。 印度进步人士和中国进步人士的区别,就在于这里了。 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代表着资产阶级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