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2 (第4/4页)
” 杨蓉蓉想了想。 那些课本上的科学家自然是伟大的,但说最崇拜,好像时空隔得太遥远,谈不上那么强烈的情感。但如果说触动最深的,杨蓉蓉想起自己很早以前参观过世界级别的葛洲坝、想起大姑邻居那位中国高铁工程师爷爷……可能崇城本身就是一座亚洲最大的化工基地之一,她对世界闻名的工程格外关注,对为其贡献的人也格外佩服。 杨蓉蓉:“谢谢你,小耀,我已经想好写谁了。” 从崇城铁轨上的火车再到全中国四通八达的高铁,杨蓉蓉特地去翻了历史资料,郑重地写下一个名字:“詹天佑。” 隔天带到学校。 她前座那个写下鲁迅名字的同学居然知道。 写鲁迅名字的男同学叫胡一崖,性格有点怪,但又有一股迷之犀利。 “你居然写中国铁路之父?” 对方转过身。 胡一崖从小就读完鲁迅全集和康德全集,如今准备重读第二遍,自视甚高,认为全班没有人比他更懂近代文学和哲学。 杨蓉蓉微微挑了挑眉。 “怎么,看不出来?” 对方上下打量了杨蓉蓉一眼。 “还真看不出来。” 从小男生识得多,男生看一眼,杨蓉蓉就知道他们内心想法是什么,不就是觉得她们女生不可能了解这种爱国工程师吗? 杨蓉蓉:“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拿过耶鲁大学数学第一名奖金,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祖籍徽州婺源,你知道他在哪逝世的吗?” 胡一崖诧异,答不出来。 杨蓉蓉:“就在我们湖北汉口。”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她们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