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_[VIP]第十五章 淮安战役(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VIP]第十五章 淮安战役(三) (第5/5页)

实力为主要目地。而并不适合多打这种伤亡过大的攻坚战,消耗自己的实力。因为和清军拼消耗,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也是给自己敲响了一下警钟,现在的清廷,可不是二百年后那么腐朽、保守、落后又盲目自大的**朝廷,八旗劲旅还处在自己的颠峰时期,还保持着勇武、好战的游牧民族血性,并沒有堕落成八旗子弟。像多尔衮、多铎、阿济格、洪承畴、吴三桂还包括孝庄太后,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不要以为自己是现代人就小看了他们。

    同时这个时候的清廷也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和进取精神,对先进的事物,由其是与战争有关的事物,仍然俱有效强的学习和仿造能力。在战场上发现了火器的巨大威力之后,清廷一定会加大发展自己的火器研制工作,事实他们上也正在做。虽然还无法超过自己,但也能缩小和自己的差距。

    而以这个时代的生产条件来看,武器的发展在短期内基本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顶多只是局部的改进提高,达不到升级换代的目地,因此以后一定要减少对武器的依赖,多在战略战术上下功夫,毕竟人的因素才是主要的,后世商毅的天朝太祖不就是充份发挥了人的因素,才在武器、经济等各方面条件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最终仍然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也绝对值得商毅学习的。

    因此商毅以**部的名议,通知全军,主动承认这次淮安战役的失利,自己和**部要付主要责任,表现为因为前一阶段的战绩,产生了轻敌思想,对清军的实力,和战斗的困难估计不足,求胜心切,才急于发动淮安战役。要求罗远斌总结。

    [vip]第十五章 淮安战役(三)在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