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二一八章 另一位宗师(下) (第4/5页)
炎武、王夫之三个人能被并称为明末三大宗师,不仅是因为其学术成就巨大,而且在经历、政治观点、思想上都有相同的地方。 从经历上看,在明清战争期间,三个人其实参与得都不多,黄宗羲、顾炎武都在弘光朝廷灭亡之后,基本退出了这场战争,王夫之有在永历朝短暂的任职时间,但很快也罢了官,然后就再没有任何抗清的实质行动。虽然后世有一些学者认为顾炎武可能从事过一些秘密的反清复明工作,但这种说法缺少史料证据。 可以说和张煌言、李定国、郑成功这些一直坚持抗淸到最后的人相比,这三个人都是很早就放弃了复国的希望,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早就看穿了南明根本成不了成候,并沒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过这三人终生都没有在清廷为官,也算是保持了前朝遗民的气节。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其实都沒有为明朝殉死的想法。 当然正因为他们三人都早早退出了抗清的战斗,埋头治学,也才使他们在清廷的统治稳固之后,并没有遭到清廷的迫害,都活得很长,因此也有足够的时间来从事学术研究,最终成就了一代学术宗师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个人都没有为明朝殉死,也是中国的幸运,否则多了三个死节的忠烈,但少了三个学术宗师,未必就是好事。 从思想上看,三个人都主张四民平等、发展工商业、并肯定私有产财,这方面顾炎武做得最突出,因为在另一时空里,顾炎武曾经化名蒋山俑经商,主要是做布匹和药材生意,居说还做得不错,赚了不少钱,在1668年,顾炎武游历山东时,曾借给别人一笔用一千亩地来作抵押的钱,虽然不知这笔钱的俱体数额,但肯定不少,数千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