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八章 吾当自取之 (第3/4页)
。 李善拉着张文瓘走在后面,目光直视远处遥遥可见的凉亭,以及凉亭两侧坐榻上的诸位妇人、小娘子……他需要确定,自己的猜测到底对不对? “左侧第一位是荥阳郑氏女,太子妃堂侄女。”张文瓘如数家珍的款款道来,“第二位是赵郡李氏,十八学士之一的李守素孙女……” “右侧第一位是范阳卢氏女,第二位是表妹……” 李善沉默而专注的听着,直到凉亭前止步,微微叹了口气,太子妃、秦王妃、齐王妃位处正位,两侧坐榻共八家,全都是五姓七家之女,其中太原王氏出了两位。 今日登山的子弟虽然有卢承基、李楷等五姓七家子弟,但更多的是次一级的世家子弟,甚至名望并不高,或者政治地位并不显赫的江南、岭南世家子弟……而山上的诸位贵女,无不是五姓七家女。 其他人未必看得出来,但穿越者李善可以确定,这绝不是偶然。 门阀制度,起源于两汉,成型于魏晋,但却是在唐朝中后期达到巅峰,五姓七家的地位也是在那时候达到顶点……虽然之后盛极而衰。 究其缘由,一方面得益于科举制度,在很长时间内,朝堂没有关上寒门士子的晋升途径,但同时也更有利于底蕴深厚的世家子弟顺利出仕,而且危机感往往能转化为动力,这使得寒门子弟很难与世家子弟相争。 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李唐皇室的各种saocao作……就像一根弹簧,如果不能压断,那么压的越狠,反弹力度就越大。 李世民命妻舅高士廉主持修订《氏族志》,但博陵崔氏仍为天下第一族,山东士族依旧是海内望族,虽然李世民强令皇室为首,外戚次之,将五姓七家列为第三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