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六章 推功扬名 (第3/4页)
力亲为。” 谷婭听到女儿这般说,李渊诧异万分,沉吟良久后只说:“不愧怀仁之名。” 这句话,当然不是贬低。 但是,也不是赞颂。 这个时代的上位者,即使心忧民众,或许会向世家豪族借人,或许会从李高迁那边想办法,但绝不会像李善这样亲力亲为,失了体面。 当然了,李善是不同的,不仅仅因为穿越者和他们三观不同,更重要的是,他挨过饿。 有了李渊的许可,平阳公主开始将马邑一战的实情渐渐透露出去,同时苏定方、凌敬也在暗中推波助澜,而且还请了和李善关系最为紧密的王仁表、李楷、张文瓘帮忙。 很快,消息就散布在长安朝中坊间。 东山酒楼门口,一个长须飘飘的中年人翻身下马,大步入内,侧耳倾听席间众人的议论纷纷,心里颇为讶然。 不多时,侍者引路,中年人上了二楼,推开一扇门进去,躬身行礼,“大兄。” “七弟来了。”中书令杨恭仁笑道:“难得回京,今日就要启程,本欲府内设宴,但大郎提议,此间酒楼菜肴精美,请你一品。” 一旁的杨思谊笑着行礼,“东山酒楼这两年名声鹊起,七叔久镇灵州,今日当一饱口福。” 这位中年人就是前隋观王杨雄幼子杨师道,迎娶桂阳公主,如今为灵州总管,关内道直面突厥,此次临时回京,是为了灵州粮草供给一事。 不多时,酒菜上席,杨师道出身豪门,自幼最得父兄宠爱,精于饮食,不禁动容,“倒是新奇的紧。” 杨恭仁大笑道:“虽然味美,但价高令人望而止步,要不是大郎,为兄可舍不得。” “大郎难道生财有道?”杨师道好奇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