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音乐家_第八十三章 《哥德堡变奏曲》(4.8K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哥德堡变奏曲》(4.8K二合一) (第7/8页)

瞬间变得昂扬。

    他左手果断下落,反复敲出富有金属感的低音和大跳,同时右手奏响明快轻盈的十六分音符。

    “好家伙,还有变奏?固定低音的和声变奏。”尼曼刚准备鼓掌的手又放下了。

    变奏1,二声部,波罗乃兹舞曲形式。它在前世起源法国,常见于宫廷贵族的婚庆节庆场合,以中速呈现,强拍起拍,弱拍终止,在热烈的氛围下又自带着高贵庄严的气质。(注:舞曲体裁的音译名和民间起源,默认异世也有类似出处,由于种类繁多,为避免混乱,就不另行架空杜撰了。)

    从静谧氛围中脱胎而出的第一变奏,范宁弹得自信又酣畅淋漓,尤其特别突出了左手,以顿挫的低音和断奏式触键营造出一种“庄严行进”的和声变化,让人在明朗愉悦之余,纯粹因和声的推进感而热泪盈眶。

    既然有了变奏,那就绝对不止一个变奏,在众人的心理准备之下,变奏2如约到来,这里左手的固定低音以八分音符的模进呈现,右手两个声部则出现了上行四度的跳进 下行五度的音阶,组成了一首妙趣横生的三部创意曲。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卡洛恩这次有点东西。”维亚德林内心十分惊讶,“主题加两个变奏,已经是第三首小曲了,他的架构仍然保持着极强的逻辑稳定性。”

    每首的篇幅都是32小节,以4组调性布局分割成8小节的乐段,乐段又能继续平均分割成4 4和2 2的乐句与乐节,固定低音在这种拱形架构中反复呈现,让众人初步感受到了某种预见性——这位艺术家似乎想用规整中带着变幻的最小单元,一步步搭建出某种气势磅礴的事物。

    右手以六度双音的形式落回主调,同时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