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音乐家_第八十五章 时间无家可归(4.8K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时间无家可归(4.8K二合一) (第1/8页)

    两位大师设身处地将自己代入其中,都觉得范宁的变奏应该快结束了。

    但结束了第12条活泼风格卡农的范宁,未作片刻停留,便开始用左手营造出丰满绵延的长音线条,同时在高音声部奏出了一条由大量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构成的旋律。

    “还有?”席林斯和尼曼相视一眼,对方嘴里接下来欲言又止的那句话特别明显。

    这位范宁先生灵感不要钱的吗?

    变奏13,萨拉班德舞曲,原意在西班牙语中是神圣与行进,节奏偏缓,旋律幽雅而平易近人,尤其这里大量运用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音,使得作品更有一丝随心的意境,流动绵长,耐人寻味。

    按照三条变奏为一组的架构,这意味着至少有15条变奏了。

    “算了,别猜,专心聆听。”尼曼再次凝神屏息,如此精妙的复调音乐,只要稍不留神,就会错过大量精彩的细节。

    变奏14,范宁的状态再次变得微微紧张起来,左手弹出快速精巧的分解琶音。

    这是作品中期难度最高的一首触技曲,整个变奏充满着跑动的因素,从第9小节开始又出现急速的波音音群,范宁双手再一次在高低音区做着大距离的跨越动作,快速敲击着那些形散实聚的音符。

    变奏15,五度卡农,色彩黯淡的g小调第一次出现,速度也变为中慢速的行板。

    范宁先是在中声部奏出下行四度级进音列,紧接着又在高声部作反向的倒影模仿,两个声部不同的运动方向,造成了音响被“撑开”的效果,让听众体会出了一种异常艰难的动力性。

    听到这里,洞察力稍低的听众也逐渐掌握了规律。

    就算是对艺术再驽钝的人,也从别人的口中理解了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