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折漕之议 (第5/6页)
庆桂,他依然无力相抗。 “戴大人,你所谓无地可耕,是百姓真的没有耕垦之地了,还是山东河南府县疏于劝农之事,一味对上敷衍?皇上,臣以为直省之事,应当据实以对,不当仅听信直省官员的一面之词!”庆桂道。 “好了,既然如此,朕也清楚了。”嘉庆道:“你等所言,都各有道理,吉林是旗人根本之地,蒙古耕牧之地,也自该有所区别,但已迁入的汉民,也是朕之百姓,不能弃之不顾啊。那就这样吧,在黑龙江和吉林,已迁入的汉民,各自划分耕地,不得侵占旗民土地。此后若是因商旅之故出关北上,需持官牒前往,且不得携带家眷。此外继续严守旧制,汉民不得入吉林耕垦。蒙古那边,让各旗王公详查所属之地,究竟何处宜耕,何处宜牧,不宜耕垦之处,就不要让汉民去耕种了。此外直省府县,也都要严查,若是还有可耕垦的土地,都尽快报给朝廷,尽快组织百姓去耕垦。切不可因争地之事,再生事端!你等可还有其他意见?”面对复杂的人地矛盾与白莲教反清的阴影,嘉庆最终还是选择了保守策略。 众大臣一时各自无言。嘉庆又取出一封奏疏,道:“这封奏疏,你等也都看过了吧?两江总督、漕运总督、江苏浙江二巡抚,四位封疆大吏联名上疏,要求改眼下漕运中的清赍银之制为六折征粮。这清赍银不过是漕运征银中的一小部分,却让这东南四名督抚,一同为之上疏,看来这不是小事啊。你等意见如何,也都说出来吧。” 这几封奏疏之前各位军机大臣早已看过,故而对其中内容都不陌生。思索半晌,庆桂便即发言道:“皇上,臣以为这封奏疏与之前争地迁徙之事,其实一样,都是下臣对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