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八章 折漕之议 (第6/6页)
间之事应对无方,便试图更改祖制。这清赍银本也是圣祖朝定制,为了让漕运旗丁水手衣食足备,圣祖皇帝认为加发粮米,不如一律折为银钱便利,故而清赍银虽为漕赋,却一直以银输赋。眼下四名江浙督抚却不知为何,竟要将银两改征粮米。在臣看来,这改征之法不仅用处有限,而且骤然改制,必然带来诸多不便,百姓本已习惯了交钱,这忽然改成交粮,或许就要付出更多银钱去买粮食充税,如此纷扰,多半又要生乱,是以臣以为,此奏疏应当驳回为好。” “皇上,臣也以为,祖制本有爱民之意,不可因一时变化,骤然更改祖制。”一旁的刑部尚书德瑛附和庆桂道。 “皇上,臣之意与庆中堂大体相同。”董诰这一次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而是和庆桂站在了同一战线,道:“据臣所知,这清赍银之制定于圣祖之时,彼时天下人口不过数千万,圣祖皇帝又一直奖劝农桑,天下以耕种为本,故而康熙一朝,大体白银一两,可易白米一石。但百年以来,天下人口少说增长了五倍,海内白银,亦比康熙朝多了不少,故而眼下若是想买一石白米,少说要银二两,若是上等米,三两也有可能。正因如此,若是把现在征收的现银以康熙朝市价再折回白米,就相当于多收了两倍的白银!即便依四位督抚之议,以六折之数收漕,这六折白米再折回银两,也比现在的清赍银多了一倍。圣祖皇帝有敬天爱民之心,康熙五十一年,定下永不加赋之制,可若是依四位督抚之议折漕,那这永不加赋,也就成了空谈了。所以臣以为,这折漕之议,实难奉行。” wap. /132/132110/30857107.html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