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90章:明朝那些事儿(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0章:明朝那些事儿(中) (第7/8页)

合法。

    可对从“和尚”兼“乞丐”混成人上人的“朱重八”来说,他对从宋元时就遗留下来的社会底层之间互掐的这一套逻辑如何不烂熟于心?于是,他心想首先你“粮长”负责的区域如果收不上来粮食交税,那就由你“粮长”自己掏钱来交,缺多少就自己去补多少。“粮长”一人搞不定,那就让两个“副粮长”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况且,当时的百姓们交税还得自己去交(公粮),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收粮的“小吏”们还会借故刁难和盘剥交粮的百姓。所以,历朝历代都有人充当“揽纳户”(多与“副粮长”有裙带关系),方便与当地官府勾结起来瞒上欺下。而朱元璋执意要“大户”来担任“粮长”和“副粮长”,只为取代那些良莠不齐的“揽纳户”。

    这就是朱元璋巧妙地“用百姓来治理百姓”,再加上朱元璋极度不信任官僚集团,因此才创立了这个所谓的“粮长制度”,负责收粮和运输。“粮长”们先是跑到农户家里挨家挨户地收粮食,待收到粮食后,还得自己掏钱来修建“粮库”,然后再负责运输。如果没能完成收粮的任务,轻则自己掏钱补上,重则直接杀掉!

    不过,“富户”们当“粮长”也有不少好处,如果运气好的话,待其送粮到南京时,可能会见到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同時對成百上千名“粮长”施行训话,如果应对得当,可能就直接被朱元璋提拔成“官员”,不用考科举了。若赶上朱元璋心情好时,可能还会发点钱来打赏,毕竟皇帝老子的打赏,少了也拿不出手,稳赚!

    此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特权”,即除了和“粮长”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