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8节 (第3/5页)
推进器的火焰越来越大,有着航天燃料的加持,和发动机大师的亲手设计,沉重的模型速度越来越慢。 隐隐的,他们已经能听到推进器的声音了。 比起火箭自身的推进器,尖细弱小许多,却依旧悦耳。 最终,洁白的模型,速度越发的缓慢,如同开了反重力特效一样,最后一点距离,甚至不足5米每秒。 距离地面三米高的地方,底部的调节风板,大角度向下弯折,形成了简易的支撑架。 模型稳稳当当的,落在了地上。 他们在山崖上,看的真真切切,仿佛树林里,多了一支钢铁白树。 山顶上,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 “哦!!成功了!” “真的能成!牛逼!” 话音刚落,就看到那个白色模型,缓缓歪斜…… 朝一边倒去…… “嗙!” 山顶上,变得鸦雀无声…… 周瑞干咳一声:“没办法,地不平,不要慌,燃料应该没剩什么,不会出问题的。” 第761章 智能姿态调节系统 正如周瑞所料,模型歪倒,主要就是因为地面不平整。 以后“火箭回收”技术想要更准确,还是要在落区,搭建一些简易平面,再让“智能姿态调节器”稍稍控制一下落地位置。 一般来说,以火箭轨道的精确度,落地误差一般不超过1000米,有智能调节系统后会更精确,完全值得专门做个水泥地面。 如果能够定点落地,也能大大减少“落区”的疏散面积,减轻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也能减轻落区的工作压力。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全尺寸、全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