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 召陵 (第5/5页)
风水宝地,地势平坦,水源丰沛,农户众多。这些农户因为处于三不管的地界,自己也筑城自卫,称隐阳。几个月前,胡阳率兵屯扎于隐阳的印迹,斑斑可考。召陵似乎对隐阳也没有什么管辖权,隐阳对召陵也维持着一种面子上的恭敬,双方相安无事,各取所需。 黄歇的商队到达召陵,自然首先拜见召陵令、尉等官员。 虽然商人讲究平等,而且各商户这次派出的人员数量也是相似的,但谁是什么分量各人心中还是清楚的。负责引荐的自然是长期跑这一带生意的,与召陵官员有着深厚的交情。大家又从各商户的家长中选出十人,随着黄歇入见,每人都挑着一担礼物。 黄歇这次拿出的节符,是楚国行商的“执照”。节符上说明,黄歇是楚国公孙,奉楚王命于各国行商。“官商”是各国的通行做法,各国国王都有自己的御用商人,但通常不由贵族担任。毕竟,四处行商,风餐露宿不说,还要低三下四,这与公子的身份十分不符。但楚国继承了商国的传统,王子亲自经商。 召陵官员查验了节符,又接收了礼物,于公于私都不能轻慢。虽然天色已晚,还是下令设宴款待。召陵城内火烛高悬,鼎簋盛更进,宾主尽欢。 宴毕,近五百人的商队被允许进入城外馆驿、逆旅安歇。除留守船只的之外,车乘、人员都有了安置之处。这帮商人都是个中老手,出手阔绰,言谈举止还都打在痛点上,让那帮接待人员恨不得掏心掏肺地侍候;随便打听点什么事,都全盘托出,知无不言;随便要办点什么事,提点什么要求,全都尽心竭力。不一会儿,召陵周围的情况都了解个底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