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八十五章 连寨战术(上) (第2/5页)
,所有守卫堡垒的士兵,一率与堡垒同存亡,堡在人在,堡破人亡,凡是在商家军进攻过来,有弃堡逃亡者,一率处斩。因为有处斩刘泽清等人的先例,因此守堡垒的清军对这道严令也丝毫不敢小视。 堡垒战术本来是当初明军用来围困农民军时,想出来的办法,因为农民军居无定所,来去不定,又善于爬山越岭,也令明军十分头疼,因此当时就想出这种办法,在一些折冲要路修筑堡垒,用来围困农民军。在早期与农民军的战斗中,这个战术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几次几乎都将农民军全都打散,擒杀了一些著名的农民军首领,如李自成的老上司高迎祥。 但由于明朝对农民军只是一味征剿,沒有尽力安抚,因此就是农民军被打散了,在短期内,仍然还可以再拉扯起一支队伍,不仅屡剿不灭,而且越剿越多,到了后期,农民军的实力渐渐增大,能够与明军进行正面会战,堡垒战术也就失去了作用。 当年洪承畴就是征剿农民军的得力干将,因此对堡垒战术并不陌生,而这一次针对商家军善于运动的特点,又把这一战术给拾了起来,而且进一步发展到极致,无论是堡垒数量还是密集程度,都比当初征剿农民军时大得多,目地就是要利用密集的堡垒,困住商家军的手脚,限制商家军的行动。 因此勒克徳浑的大军一到蕲州,就开始修筑堡垒,每取下一地之后,就立刻当地建堡,等到李定国率军赶到大同镇的时侯,清军己经在西起蕲州,东到宿松,长达一百余里的地带上建起了五十多座小堡垒,三座大堡垒,纵深达十余里。而且还在向北逐步推进过来。 清军使用的这一战术,确实也让李定国等人十分头疼,因为无论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